连续三年巨亏 邦盛科技JPO闯关科创板能否网开一面?
投资与理财
桦邺(小财米儿观察员)
董事会6名董事皆毕业于浙江大学、具备浓厚浙大基因、号称金融科技公司的大数据基础软件开发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浙江邦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盛科技),近日启动登陆科创板计划。
【资料图】
此次邦盛科技拟募资12.6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实时智能平台研发及升级项目、实时智能技术体系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及营销网络建设。
作为一家专注于大数据实时智能分析与决策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技术驱动型公司,邦盛科技持续加大相关投入力度,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24%,这也使其虽营收增加了,但毛利率持续下滑,连亏三年,累计未弥补亏损高达1.02亿元,接近2022年营收的一半。
2020—2022年报告期内,邦盛科技的营业收入全部由大数据等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按照业务类型分类的收入分布情况如下:
邦盛科技此次闯关科创板,把自身的行业定位向大数据方向靠拢,并获受理,从侧面反映出监管层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包容与扶持。然而,2022年邦盛科技营收仅为2.7亿元,却号称预计市值不低于15亿元、最高发行估值可达50.68亿元,不知是哪家中介公司给予如此“精确”的评估?更令人不敢想象的是,邦盛科技此次募资12.67亿元,是其年营业收入的4倍多,不知其哪来的胆量?如此超募,目标和动机何在?
邦盛科技真有独门的“硬科技”吗?一边连亏三年可以科创版属性申请上市,另一边主板连亏三年却被勒令退市,A股上市企业的命真不同。而此次邦盛科技IPO真的能福大命大、成功闯关A股吗?
累计未弥补亏损持续增加、现金流为负,真的是研发投入的错吗?
报告期内,邦盛科技连续三年实现未盈利,截至2022 年底,邦盛科技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0,168.83 万元。同时,报告期内,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3,995.43 万元、-3,505.37 万元和-5,035.61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邦盛科技的所得净利润与不断攀升的营业收入完全背离,这是令人忧虑的地方,不仅目前暂未实现盈利,亏损额度还越来越大。
邦盛科技未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一是报告期内其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二是产业化初期,其在交付实施能力提升、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持续增加,人员扩张速度较快;三是其实施股权激励计提了大额股份支付费用;四是其营业收入尚未达到经济规模。营运资金主要依赖于股东增资等外部融资,来源单一,财务费用较大。然而,累计未弥补亏损续增、现金流持续为负,真的仅是研发高投入的错吗?
小财米儿发现,对于一家凭创新研发能力与市场同行抗衡的企业来说,邦盛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并不高,低于同行竞争对手。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水平分别为33.14%、28.81%和 33.70%,而邦盛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40.01%、26.91%和 26.90%,逐年下降。
业内专家担心,如果未来邦盛科技的营业收入不能继续快速增长,或者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低于成本费用的增长幅度,那么其存在无法实现盈利,累计未弥补亏损持续增加,无法向投资者进行股利分配,未盈利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情形可能出现并持续存在,进而可能触发《科创板上市规则》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条件的风险。
营业收入行业集中度较高,“三高”风险凸显
报告期内,邦盛科技来自金融行业的营业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92.53%、79.03%、73.51%,金融行业营业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但总体水平仍然较高。
报告期内,邦盛科技按行业分布的营业收入构成如下:
业内人士认为,邦盛科技营收过于依赖对金融行业的大数据收费服务,但如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等各种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将使邦盛科技来自金融行业的业务收入增长停滞甚至出现下降。
快速成长、在IPO急行军过程中的中小企业总存在“三高”的通病。招股书显示,邦盛科技应收款、存货、负债率显然过高。随着邦盛科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应收账款继续增加。报告期各期末,邦盛科技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082.02万元、6,376.46万元和10,535.39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51%、10.34%和17.11%,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56%、32.61%和39.02%,均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报告期各期末,邦盛科技存货余额分别为3,665.97 万元、4,340.17万元和5,915.15万元,占各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74%、7.04%和9.61%,亦呈现上升趋势。2020—2022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6.73%、18.80%、21.70%,整体也是逐年抬升。
与应收账款、存货持续增加对比,是邦盛科技的毛利率不断下降。2020—2022年度,其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7.05%、50.98%和43.75%,且不及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56.14%、58.33%、56.75%。
邦盛科技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收入、大数据实时智能平台组件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构成。报告期内,其各项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如下:
实际控制人控股比例低,对赌协议埋隐患
招股书显示,邦盛科技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其实际控制人陈纯、王新宇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仅30.17%的股份。而若本次成功发行完成后(未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陈纯、王新宇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的公司股份比例将降至22.63%,对应的表决权比例较低,可能会影响股东大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效率;而且,未来如果其他股东达成一致行动协议、潜在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或者发起收购,邦盛科技可能因股权结构分散而发生控制权转移。
而股权分散、融资渠道单一,迫使邦盛科技加大向投资机构融资,签订对赌协议,也给未来自身经营管理埋下隐患。而此次邦盛科技科创板IPO提速,对赌协议“迫在眉睫”可能是其中原因之一。
招股书显示,在邦盛科技A轮、B轮、B+轮、Pre-c 轮、C轮、C+轮、D轮等历次融资过程中,相关投资方在投资入股邦盛科技时,与邦盛科技、实际控制人陈纯及其控制的主体、实际控制人王新宇及其控制的主体签署了股东协议,就股权回购等对赌安排以及新增注册资本的优先认购权等特殊股东权利进行了约定。其中,股东协议约定当触发股权回购时,享有相应特殊权利的股东有权要求邦盛科技按照约定的回购价格回购该股东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邦盛科技股权。
2021年12月,邦盛科技、陈纯、王新宇、宁波穿越、杭州有均、杭州邦合、杭州邦成、杭州盟远、杭州睿远(创始人及创始股东)与其他股东签署了《补充协议及确认书》,对有关回购权的条款约定进行了清除。不过,上述各方又签署了《补充协议及确认书二》,其中有关回购权的条款约定:若2023年10月2日前,邦盛科技未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首发上市申请或者首发上市申请未获受理,则创始人和创始股东应努力协调邦盛科技及其各股东恢复由《补充协议》终止的投资人“回购权”和“优先清算权”。
对于一个连亏三年、现金流持续为负的企业而言,若真的触发回购的义务,履行对赌协议的条款,邦盛科技哪来的巨资回购全部股权?这无疑是釜底抽薪。
离今年10月2日已不到2个月,IPO“迫在眉睫”。号称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企业的邦盛科技真的拥有独门稀缺的“硬核科技”并以此获得证监会的青睐而网开一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