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王阳明是明朝一代奇人 但你知道他的老师是谁吗?
作为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加上
但很多朋友不知道是,王阳明的圣人之路,也是受启蒙老师的影响,而阳明格竹,正是在其思想影响下王阳明所做出的求道之举。他的启蒙老师,就是明朝著名的理学家娄谅。
(资料图)
和王阳明一样,娄谅也是一位立志于成圣的读书人。早年,他为求成圣之学,拜在了崇仁学派吴与弼的门下。吴与弼是明朝非常重要的思想家,黄宗羲在编撰《明儒学案》时,将崇仁学案放在第一位,而吴与弼又是崇仁学案的第一人。他的弟子,除了娄谅以外,还有陈献章和胡居仁,也是明朝著名的学者、理学家。
学有所成后,娄谅回到江西上饶老家,与弟弟娄谦以读书讲学为业,名声传遍整个江西。弘治二年,18岁的王阳明因为送新婚妻子从南昌回浙江余挑,途中路过上饶,于是便去拜见娄谅。这一次见面,可以说影响了王阳明的整个人生。
王阳明虽然天资聪颖,又以学圣贤为第一等事,却空有一股热情,不得其法。
王阳明十五岁时曾出游居庸关,立志投笔从戎,想要以事功成就圣人之道,被其父亲喝止。结婚前一天还跑到道观里和道士探讨养生学问,以至忘了回家。
总的来说,此时的王阳明是迷茫的,不知道该如何学圣人之学。
但这一切在王阳明见到娄谅以后发生了改变,王阳明找到了成圣的方法,那就是“圣人必可学而至”。
娄谅师从吴与弼之时,“上无所传,而闻道最早,身体力验,只在走趋语默之间,出作入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段”,最是勤奋刻苦,安贫克已。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也将这种“圣人必可学而至”的观念传递给了王阳明,给了王阳明极大的启发。
黄宗羲认为“姚江之学,先生(娄谅)为发端也”,也就是王阳明后来所发明的心学,开端在于娄谅这里。
第二年,王阳明回到余姚老家以后,一改之前不喜读书,浪荡放逸的姿态,转为日夜苦读圣贤之书,并深悔之前的行为。
当然娄谅对王阳明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
一个就是娄谅强调“圣人必可学而至”,却没有言明该学什么,如何去学。
“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导致王阳明兴趣极为广泛,除了儒释道三家以外,还好习武任侠,分散了自己学习儒家圣贤学问的精力,多走了弯路。
二是娄谅的学问来自于传统的“程朱理学”,讲求格物致知,强调向外求知,与后来王阳明心学的自证自悟相差甚远。王阳明格竹,“劳思致疾仍不得其理”,便是在娄谅的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
所幸,一时的困顿并没有打败王阳明,在遍求儒释道三家学问以后,终于在龙场悟道,悟出“良知”之学。
最后再来说下娄谅家族的结局。
娄谅有一个孙女叫娄素珍,后来嫁给了宁王朱宸濠为妃。宁王叛乱之时,娄素珍曾多次劝阻,但当时宁王已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不愿听他的话。后来宁王之乱被王阳明平定,宁王被生擒,非常后悔没有当初听从娄素珍的话,感叹:“昔纣用妇人言亡天下,我以不用妇人言亡其国,今悔恨何及!”
宁王被捕后,娄妃也自殉投江,令王阳明一边感叹娄素珍不辱门风,是一代贤妃,并对此痛心不已。
由于宁王叛乱,作为娘家人的娄家也受到了牵连,其父娄性被捕下狱,甚至连娄谅的书也被毁去,不能流传于世,可以说是明朝思想界的一大损失。